齐鲁网·闪电新闻11月25日讯 在菏泽市定陶区有一位差两个月就年满八十岁的耄耋老人,他叫马常修,26年来花费50余万元在村里自办“微剧场”,每天免费为十里八村的老人送上精彩的戏曲节目。他的乐于奉献和热心肠,也把他自办的“微剧场”变成了村居老人们的“快乐大本营”。
初冬时节的定陶区孟海镇马楼村显得格外安静,大街小巷空无一人,当你以为大家都在家“猫冬”时,顺着小鼓和二胡的演奏声,就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剧场。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剧场里,演员们正卖力地演出,观众们也观看得格外认真,但唯独一人台前台后忙活不停,他就是剧场的创办者马常修。
别看剧场小,但每天演出的节目却非常丰富,《猪八戒背媳妇》《花木兰》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,其中还会穿插一些演员们自编自演的孝老爱亲、邻里之间的精彩片段,村里的老人们只要来到小剧场,脸上总是“乐开了花”。
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马楼村村民孔秀荣说:“我在这听戏听了二三十年了,孟海的、牛屯的、董集的,还有我们这马楼的都上这儿来唱戏,老年人在这看戏,娱乐娱乐,啥烦恼都没有了。”
马常修的剧场有好几个名字“娱乐中心”“老年幸福院”,但大家伙现在都觉得叫“小剧场”比较顺嘴,名字的演变也和他剧场演出的内容紧紧相连。1997年马常修开始自办“剧场”,那时候只是大家伙围在一起看看新闻和光盘,后来吸引的人越来越多,马常修就开始邀请周边村的戏曲爱好者前来演出,看到大家伙在剧场里一张张开心的笑脸,马常修仿佛也找到了坚持的理由。
在他的感染下,周边的演员们也大多数都是义务演出,但场地的各种设施,小到桌椅板凳,大到舞台构造、演出设备和灯光、话筒等几乎都是他一人操持,26年来共累计花费50余万元。
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文化站站长叶斌告诉记者:“马常修不仅是个热心人,还是个能人。咱们看到的他这个庭院,从舞台的设计到灯光的布置,各方面都是他自己一点一点干的,起早贪黑。”
很多人都会以为,这个整天为大家奉献戏曲、带来欢乐的老人应该是个“戏迷”或“戏痴”,但他的爱好却不仅仅在“戏”上,原来学过理发、做过生意的马常修还非常喜欢种地,他的果园里种植了20余种蔬菜和水果,结出的所有果实也都供给全村的老年人食用。马常修乐于助人、甘于奉献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也是他一生坚持的事情。
马常修对记者说:“想着一直办下去,啥时候干不动了再说。不管碰到任何困难,不管碰到任何问题,这个事我永远要干下去。”
闪电新闻记者 刘银春 定陶台 闫晓娜 李丽 菏泽报道